罗新安:中国烹饪大师,河南豫菜大师,国家一级评委,河南技师考评委员会主任,河南素斋协会会长,河南食品雕塑委员会会长,2019年被聘请为名厨名菜一书首席编辑顾问,特约编辑指导。河南省食文化研究会,餐饮专家团团长、河南省酒店技师考评主任、中国满汉全席两届金奖擂主。
1982年,罗大师开始在郑州市饮食公司从事餐饮工作
#p#分页标题#e#1998年在郑州市市政府、市直机关、中心食府任总厨五年,曾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2000年举办的全国满汉全席擂主争霸赛,连胜两场、获得两届金奖擂主。2000年获得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烹任大师,国家一级餐饮评委证书曾被邀请到香港、泰国、马来西亚表演满汉全席的精品菜肴,深得欢迎。
在2015年中国首届山素食大赛上,他亲自做了两桌满汉全席素食宴,得到了中国饭店协会会长的好评,全国各省二十多位素食专家品鉴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特別是他精心研制的烤乳猪、素龙虾、素鲍鱼、素辽参、素鱼翅、素素窝,无论是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器等得到全国素食专家一致称费用素食材料、粗菜细做、很符合现代人、健康、是发展素食产业的大方向;
2015年他还参与制作了上合峰会各国总理的精典菜肴,双色养生珍菌虫草汤、牡丹素燕菜、菊花羊肚菌也深
受参会总理的好评。
寺院菜是泛指道家、佛家、观寺院烹缸的以素食为主的肴僎。汉晋以来,佛道宫观寺院
追布名山大川,其间多有斋、香积厨,善烹三菇六耳及瓜果蔬茹。豆腐问世以后,寺院菜
更是名目繁多。宋元至明清,出现“全素席”和以素托荤的“素鸡”、“素鸭”、“素鱼”、“素
火腿”等素看。直到现在,上海的“玉佛寺”,扬州的“大明寺”,成都的“宝光寺”,沈阳的
“太清言”,厦门的“南普陀寺”等处,仍有不同风味的寺院菜。后来佛教徒以素食为主,这
与梁朝后期梁武帝肖衛笃信佛教,提倡素食大有关系。梁武帝肖行于公元502年称帝,当了
48年皇帝。此人长于文字、乐律、书法,曾三次舍身同泰寺。他以帝王之尊,素食终身,并
大修寺院,倡导素食。在“天下户口,几去其半”的南朝,素食便与佛教融合在一起普及和
发展,一瓜可成数十肴,一菜可变数十味。这种倡导的客观效果,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中的
汉族信徒不茹荤的历史事实,同时也成为后米佛教宫观寺院只烹任素食看僎的重要原因
从中国历史上看,素食并不是宗教的产物,中国传统饮食结构“养助益充”,即五高为“益”,
五谷为“养”,五果为“助”,除去了为“益”的五畜,都是素食。这个传统的饮食结构,是
科学的结构,并没有宗教色彩。但道佛宫观寺院后来所创制的精美素食,为中国素菜的发展
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素食餐馆,正是学习和借鉴了宫观寺院烹任的成果,才成为中国烹
饪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鲜花。
2.5.1寺院菜的历史概貌
中国素食历史悠久,先秦时期,“素食”多用“素羹”,“菜食”、“茹食”、“不茹荤”之类
词语来表达。古代关于素食的著作,如《齐民要术》中的“素食篇”、《山家清供》、《本心
蔬食谱》,以及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、《随园食单》、《闲情偶记》等书中的蔬茹,都是很有影
响的。清末薛宝辰的《素食说略》所记述的清末比较流行的200个肴僎品种,亦证明京师、#p#分页标题#e#
陕西等地重视素食的程度。
清末,李渔在《闲情偶寄》中发表了素食非佛家创举的意见,说“草衣木食,上古之凤
人能疏远肥賦,食蔬巖而甘之……。所怪于世者,弃美名不居而发异端,其说谓佛法如是,
是则谬矣。”袁枚也说过,“富贵之人嗜素,甚于嗜荤”,因此他专门作了“杂素菜单”袁枚
也不认为素食就是道佛教徒的饮食之品。但宫观寺院的素食,确实为宫廷、民间、市肆的素
食肴起到了推陈致新的作用。素食用的最多的是豆腐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:“豆腐之
法,始于汉淮南王刘安。”说明豆腐非事厨者所创制,而是善医药兼好炼丹的淮南王刘安率领
批方士研究炼丹术的产品。当今遍及全国各地的风味火锅,和林洪《山家清供》所记,出
自福建武夷山法号止止师烹任的“拔霞供”(测免肉)相似。宋代著名的以火灰煨芋而成的菜
肴“土芝丹”,乃依唐代懒残和尚用牛作燃料煨芓之法而来。僧尼梵正,开古代花色菜之先
河。因文思和尚所制豆腐羹,江南一代便以“文思豆腐”命名。《川菜烹饪事典》收录成都“少
城小餐”主厨张怀俊,饮食行业人称“多宝道人”,他以荤托素的拿手菜就是从宫观寺院学来
的。饮食行业烹任素菜、素席的能手,不少人都与寺院香积厨有住来或有密切的关系。有的
市肆素菜馆,主厨者就在寺院工作过,或是僧侣还俗又熟悉寺院烹饪的人。这些人,对促进
市肆素菜馆,提高烹饪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